二十一世紀代表中國成就的名片是高鐵、共享單車、電子支付及網上交易,有些傳媒稱之為新四大發明,其實以上數張名片的事物並非我國研發,只是國人頭腦靈活、眼明手快,加以發揚光大而已。實際上,中華文明早已耀燦世界數千年,縱觀中國之成就,又豈只俱俱數張名片!

中世紀以前,中國就有火藥、指南針、造紙及印刷術四大發明,是促進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。此外,茶葉、絲綢及陶瓷的生產,更是推動古代經濟的三大名片。漢唐之際,因高檔的絲織手工業向外發展,而敞開了中亞(今之中東)通商之門,形成海陸兩系的絲綢之路。至於瓷器的出口,更是獨領風騷。眾所周知中國國名之英譯,就是China,可見中國瓷器的聲譽,在世界是享有無可比擬的地位。

新石器時代,華夏民族已利用陶土與水火的交融而燒製出陶器。此後,在技術的不斷提升下發展至東漢晚期,青瓷(即古越瓷)開始成熟,「陶」自此轉入「瓷」的世代。及至宋代,進入成熟期,如「定白」「汝青」的胎質及釉藥均大為進步。元朝蒙古人將版圖擴張至東歐,使東西方交通更為便捷,並得以從西亞引入鈷料繪製瓷器紋飾。從此脫離宋代單色釉之典雅時期,代而開創釉下青花的新紀元。此種鈷藍色釉藥,在白瓷上發色濃豔深沉、光彩奪目,甚得人愛。

中西文化的衝擊下,元代瓷器無論造型及紋飾均達至前所未有之境界。事實上,元代有相當數量的製品均是中西亞特別訂購的,也就是來釉料再依款加工製造。及至清朝中葉,十八世紀初,在廣州直接運銷往歐洲的瓷器,多是工藝成份較濃的日用瓷,價值已不高了。反觀元代出口之瓷器,由於是貴胄訂購居多,價格應較理想,故用料上乘,製作嚴謹,皆屬精品。若參考土耳其伊斯坦堡托普卡比宮博物館所藏的四十件元青花瓷,及伊朗國家博物館的三十二件,則可印證以上所言非虛。

青花瓷至明初永樂及宣德時期,質和量均發展至巔峰。十六世紀期間,外銷至亞歐各國的青花瓷器,影響着當時王公貴族的起居生活。在此之前,歐洲上流社會之飲食用具原是金屬及陶木器,自輕巧美觀的中國瓷器輸入後,歐人都紛紛以擁有青花瓷器為時尚。意大利畫家喬凡尼.貝里尼Giovanni Bellini,於1514年創作的《眾神的盛宴》油畫裡,描寫天神在宴樂中手持的杯與盤,竟然是青花瓷。由此可見,當時的中國風已席捲歐洲。此際全球只有中國的景德鎮出產暢銷各地的優質瓷器,所以景德鎮無可置疑地成為世界之「瓷都」,而瓷器傳播之廣,使外國人漸以china代之。

玉器和青銅器,亦孕育於新石器時期的中晚期。玉器,是華夏文化的重要支柱,是先民智慧與汗水的結合,利用其天然特性創造出難以想象的成果。自新石器時代的彩石美玉至漢以後的和闐白玉,清朝至現代的緬甸翡翠硬玉,延綿數千年對玉器之尊崇,歷久不衰。而社會的演進,更影響着玉的功能,由最初實用性的玉刀、玉斧,宗教政治性的禮器琮、璧、圭、璋、璜,到裝飾用的珮、璜、珠、帶飾,及至各類玩賞的動植物玉雕等。隨着時代的變遷,這被視為身份象徵的傳統工藝,仍然是由權貴所擁有,及至近代才逐漸落戶民間。

至於先民發明模鑄合金製成的青銅器,發展至周漢時期已臻鼎盛,不但器型繁多、紋飾複雜,有些大型而精美之作:如商之四羊方尊、漢之長信宮燈等,均可說是曠世之作。部份青銅器更刻鑄銘文,記述其鑄造之因由,往往能填補該段史料的空白,極具歷史價值。又因青銅器物是由數種金屬冶鑄而成,敲擊時鏗鏘有聲,是以古代將之鑄成鐘鎛,並視為不可或缺的大型敲擊禮樂器。

除了以上三張名片外,還有一張藝術文化名片—書畫。根據文獻記載,國畫的發展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彩繪陶器、商末壁畫、戰國楚墓帛畫、西漢馬王堆帛畫等古物;又至於書法,由陶文、甲骨、金文發展至漢簡帛書等出土文物。此後二千年的書畫歷史長河中,各朝代先後湧現的書畫名家,都會以個人的獨特風格,不斷推動着那中國文化的巨輪,汰弱留強地向前邁步。

以上四張名片,各具獨特的藝術性質,經歷數千年的洗煉,成就震爍古今,在世界文化藝術領域中,享有崇高的地位。而時間的累積,仍留存了不少藝術精品流傳後世,引起嚮往中國文化的藏家青睞,當中尤以瓷器及書畫為甚。其實早在南宋時已有愛好收藏北宋瓷品之風,而唐懷素的《論書帖》竟有近四十個歷代收藏者印鑑。由是可見,歷代均有收藏古舊文物之風氣。所謂亂世買黃金,盛世玩古董;國泰民安下的社會,古董市場才會興旺。

然而,自晚清至民初年間,戰事頻繁導致國窮民困,有不肖的文物販子,更把大量珍貴文物走私,運出國外。又近幾十年來移民海外者,不乏收藏之家,然其後人對中國文化一知半解,任意賤賣家傳之物者大有人在。不少中國藝術珍品輾轉流失,恰如劉禹錫所說:「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」。過去百多年間,中國不可勝數的文物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散佚到世界各地,尤以英、法、美、加和日本等國為最甚。筆者年輕時在香港讀書,初沾書畫,漸而成為癖好;及後移居海外,亦從事相關之工作,長期耳濡目染下,養成好古的習慣,開始收集古今名家書畫,亦涉獵陶瓷、古玉、筆筒和印石等項,志於此道而樂此不疲。卻料不到後來憑藉兩次偶然的機緣,得以在瓷品的收藏上,無論是質和量都遠超書畫各項。

當初開始搜集瓷品時,由於對其認知不足,故斷代或窯口也混淆不清。幸好先後獲得兩位名家朋友的指點,才知元青花乃用進口之鈷料作着色劑。此種鈷料只用於元至明成化中期,成化之後已再無此着色劑。換言之,只要掌握該種鈷藍色料的特徵,幾乎即可斷定該瓷器是否元或明初之青花瓷。剛巧其時約有三五年光景,研究元青花的書籍,如雨後春筍地在市面上湧現,而我亦屆退休之齡,故有足夠時間研讀各類書刊。參其內容充實者,計有張浦生和霍華合編的《青花瓷》、李輝柄的《青花瓷鑑定》、上海博物館編的《元代青花瓷器特集》及《青花的世紀》、湖北省博物館的《浮樑翠色》、王健華的《青花瓷收藏鑑賞百科》及周正琳和周毅勇合著的《元青花鑑識指南》等書。且不厭其煩地反覆嘴嚼,每把書中論點比對手上藏品,徹底檢視核對,務必窮其本。此外亦力跑博物館及各大拍賣行的展覽,盡量爭取機會親睹元明青花瓷的真品,但求十年磨一劍地去讀懂青花瓷器。所謂天道酬勤,多年努力鑽研下,逐漸有所體會,可以抓到鑑辨元青花真偽的若干要點。自始更放膽地去追求元青花,正是不知足亦常樂也。

從研習的過程中,發覺元青花是受到外銷的刺激而迅速發展的。據知當時景德鎮,是以生產銷往中西亞的青花瓷為主,導致瓷業非常發達。自明立國後,對元朝文化有所打壓,曾摧毀不少元青花瓷品,加上文物不斷向外流失等因素,估計現存世的元青花瓷,散落國外的,定必多於中土。

筆者在外國大都會生活多年,故在搜集元青花上,可說是佔了地利之便。愚見認為,收藏中國文物,宜擴闊視野,宏觀世界,走往各國博物館參觀,並利用網路,與各地民間收藏者交換資訊。同時不應過於保守,如界定汝窯只有七十六件存世之論,雖云每件重要文物得流傳有序,然應有例外。據宋《坦齋筆衡》云:「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,不堪用,遂命汝州造青窯器」;又見宋人周輝《清波雜誌》記載:「汝窯宮中禁燒,內以瑪瑙為釉,唯供御揀退,方許出賣。」(以上同見於西泠印社出版.李輝柄著之《中國瓷器鑑定基礎》第四章52頁)。由此可見,北宋未建立皇室御用之官窯前,宮中汝瓷是來自指定的民間窯口,且揀退後可出售。可知被揀退的汝瓷,品質應與被選入者相若。換言之,歷年應累積了一定數量的「準汝瓷」留在民間。所以汝窯瓷器,不宜狹隘地只承認由明清宮廷留存至博物館之藏品為真品,而不讓民藏的汝瓷認祖歸宗!

至於「流傳有序」用於書畫還可以,因每件著名字畫,往往有不少收藏者印鑑,可以根查流程,唯於宋元瓷器似非恰當。況宋元之瓷器或考古發現、或民間田野出土、或出於窖藏的種種特殊因由下,似不符合流傳有序之言矣!

所謂「物常聚於所好」,筆者數十年日積月累的努力成果,不覺收集了相當數量的文物,略分為書畫、陶瓷和古玉三大類,亦兼木筆筒、印石和端硯等雜項。感謝上天恩賜,使在機緣巧合下積累了如此珍貴的文物。但眼見事物聚散本無常,轉眼是雲煙,故不欲己之藏品,於世間湮沒無聞,遂欲乘時將之甄選整理,去蕪存菁。筆者學識雖譾陋,仍勉力求真,妄然蒐輯成書,冀海內方家,不吝賜教。

餘慶堂主人識